河北献县小邵寺村:一张方田图 四代种粮人
惊蛰过后,河北献县小邵寺村3600多亩方田内农机奔忙,沉睡一冬的粮田在春耕中苏醒。
在村民张秋江眼里,这幅现实版“方田图”书写着希望和责任。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不仅国家安稳,老百姓心里也安稳。”张秋江感慨地说。
这是绘制于1975年的小邵寺村方田图。(受访者供图)
小邵寺村有一张绘制于1975年的方田图,这个“村宝”虽有些破旧,却被精心装裱,田、井、路、树、水利设施清晰可见。50多年来,方田图不仅见证了村庄发展,也承载着张秋江一家四代人孜孜以求的种粮梦。
张秋江介绍方田图的故事。(受访者供图)
第一代“温饱梦”。上世纪60年代,小邵寺村十年九涝,小麦亩产仅100多公斤。1968年,村里进行方田改造,张秋江的爷爷参与其中。他们耗时7年,用铁锨、扁担、小推车,改造几千亩方田,小麦亩产提高到三四百公斤。为划清各队生产区域,村会计在自行车上拴布条,沿着地边测量,于1975年手工绘制方田图。从此,方田图成为小邵寺村民的精神图腾。
第二代“致富梦”。上世纪80年代,张秋江的父亲张学华接过方田图,推行包产到户,提高人们种田积极性。吃饱了肚子,村民开始种棉花,村里出了不少万元户,许多家庭置办了三马车、拖拉机、小型农机具,农业生产实现半机械化。
第三代“科技梦”。2010年,张秋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。他引进农业开发项目,科学配置电力、管网设施,拓宽、硬化田间路,让大型农机具开进农田;组建现代农业园,推行土地流转,托管闲散土地,育良种、强管理,把小邵寺村建成了产粮示范基地。全村一年两季粮,亩产达1200公斤,年产粮370多万公斤。
第四代“振兴梦”。张秋江的儿子张晗是个“90后”退伍兵,成为小邵寺村新任党支部书记。他把自产的小麦磨成面粉、注册商标,在县城开起快餐店,卖面粉、蒸馒头。近两年,张晗又成立农业开发服务公司,收集农村厕所粪污和农田废弃物,加工成有机粪肥,让耕地吃上“营养餐”,产出更多优质粮。
现在,越来越多像张晗这样的年轻人回归农业,他们理念先进、头脑灵活,以农业为职业。在张秋江看来,方田图蕴含的精神正感染着下一代,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新农人将种粮责任薪火相传。
下一篇:陈雨佳:黑土地上的“新农人”
|
相关文章:
- [ 振兴人物 ]生态环境部:风电、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
- [ 振兴人物 ]4.6亿人次、1282亿件、1700万个,上升、增长!数说中国经济向“新”向好
- [ 振兴人物 ]1至8月全国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.6亿人次 同比上升14.9%
- [ 振兴人物 ]中国对东盟贸易活力十足:连续18个月增长 自贸区3.0版再拓新空间
- [ 振兴人物 ]今年前8个月中国区域外贸稳步提升 民营企业活力“高”涨
- [ 振兴人物 ]国家文物局:进一步加强考古遗址公园管理
- [ 振兴人物 ]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“医”靠
- [ 振兴人物 ]50万件、全球第一 “硬核”数据勾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“发展轨迹”
- [ 振兴人物 ]离境退税规模逐年增长 “购在中国”更有吸引力
- [ 振兴人物 ]8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核心CPI继续回升
相关推荐:
- [ 振兴人物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振兴人物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振兴人物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振兴人物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振兴人物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振兴人物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振兴人物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振兴人物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振兴人物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振兴人物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