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红枣大县秋收见闻
金秋十月,黄河岸边,近百里的沿黄红枣林带上,红彤彤的枣挂满枝头。位于黄河岸边的柳林县,有着上千年的红枣栽培史,当地有28万亩红枣林,红枣不仅甜且产量高,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枣大县。
近年来,当地很多企业开始从事红枣深加工,红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这几天,柳林县坪头村的一家红枣加工企业一派繁忙,走进厂区闻到的是阵阵枣香,十多个村民们正在忙着分拣枣、煮枣、烘干枣。“我们加工枣的品种可全了,有紫晶枣、枣夹核桃、空心脆枣、枣片等,一年四季都有干的,能多挣两万多元。”正在分拣枣的48岁村民高建红说。
10月11日,在坪头村一家红枣加工企业,村民们正在加工红枣。(新华社记者王怡静 摄)
“像坪头村中这样的加工企业,柳林县有120多家。”柳林县副县长李海斌说,近年来,柳林县不仅加工红枣,还在不断地嫁接改良新品种,红枣产业也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。
在柳林县红灵芝现代种养园区,100亩高标准的红枣大棚,使用钢架支撑棚面,种植面积十分开阔,坚固耐用,便于机械化操作。大棚内,每隔几米便有一个温度计随时对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,顶端的塑料膜收放全部为自动控制,能够科学地控制光照和地温,减少裂果。
柳林县红灵芝鲜枣开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张彦平说,这里的枣树大棚是一种生态大棚,通过科学滴灌、绿色防虫,能够种植冬枣、子弹头、蜂蜜罐、冷白玉、六月鲜等多个品种。
10月11日,柳林县红灵芝鲜枣开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张彦平正在查看枣树。(新华社记者柴婷 摄)
在合作社还有十几名村民在这里种植和培育红枣,月收入4000多元,改善了农户们的生活。红灵芝现代种养园区还通过纳股分红、保价收购、劳务就业、技能培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。
位于黄河岸边的三交镇,有一条远近闻名的红枣街,这里聚集了300多红枣经营户,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来到这里进行红枣交易。三交镇镇长白二忠说,这里的鲜枣和加工枣的年交易量达8000多万公斤,年均交易额上亿元,成为辐射周边的大型红枣集散地。
下一篇:三晋大地秋收忙
上一篇:盐碱地变良田 桑干河畔稻飘香 |
相关文章:
- [ 乡村振兴 ]交通运输部启动强降雨三级防御响应
- [ 乡村振兴 ]今年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吨 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活力强劲
- [ 乡村振兴 ]涉及24个城市200余家网红餐厅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最新抽检结果
- [ 乡村振兴 ]基层医疗托起民生需求:家门口的“健康守门人”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
- [ 乡村振兴 ]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3.5% 保持向上向好势头
- [ 乡村振兴 ]国铁集团:浩吉铁路累计开行列车突破80000列
- [ 乡村振兴 ]中国经济半年报: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.26%
- [ 乡村振兴 ]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.52亿元
- [ 乡村振兴 ]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
- [ 乡村振兴 ]增长11.3%!上半年广告业头部企事业单位发力
相关推荐:
- [ 乡村振兴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乡村振兴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乡村振兴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乡村振兴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乡村振兴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乡村振兴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乡村振兴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乡村振兴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乡村振兴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乡村振兴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