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:乡村旅游累计带动40万人脱贫
乡村旅游已成为安徽省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。2015年以来全省乡村旅游已累计带动40万人脱贫,全省333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于去年底全部脱贫出列。
在大众旅游、全域旅游的新时代,以周边游、休闲游、自驾游为主的乡村旅游,已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、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极。2019年,安徽省乡村旅游4.2亿人次,占全省旅游人次的51.8%。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、脱贫攻坚、生态文明、产业转型有机结合,实现了“乘数效应”,“景区带村”“能人带户”“公司+农户”“合作社+农户”“两带两加”等旅游扶贫模式,带动大量农村贫困人口吃上“旅游饭”、脱掉“贫困帽”,金寨小南京村、霍山堆谷山村入选“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”。
目前,安徽全省有A级旅游景区605家,其中乡村旅游类景区380家,占比达63%。乡村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,全省共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2个,省级旅游小镇29个,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33个,省级研学旅行基地49个,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6个,星级农家乐2344个,特色民宿3266个,还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。乡村旅游新型业态蓬勃发展,研学、自驾、民宿、康养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市场火爆,全省在建、已建自驾车房车营地35个,总投资26.48亿元。
为推动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再上新台阶,安徽省将重点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、乡村旅游扶贫带动工程、乡村旅游业态培育工程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等“四大工程”。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,启动“A级旅游村”创建,高标准打造一批5A、4A级精品村;组织开展“百村提升”行动,省市将集中推进一批乡村旅游(扶贫)重点村景观设计,推动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化、设施标准化和功能多样化。乡村旅游扶贫带动工程,持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等支持力度,在资金投入、公共服务、品牌创建上给予倾斜。乡村旅游业态培育工程,结合乡村振兴、脱贫攻坚、全域旅游、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,推出一批生态资源依托型、景区带动发展型、田园观光休闲型、乡村民宿带动型、民俗文化体验型等乡村旅游产品业态。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,鼓励和支持农民将当地农副土特产品、手工艺品就地就近销售,推动农林牧副渔等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。
相关文章:
- [ 乡村振兴 ]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意见
- [ 乡村振兴 ]公积金贷款利率↓、政策支持力度↑ “升”“降”间进一步激发楼市活力
- [ 乡村振兴 ]多维数据勾勒中国经济朝着“稳”“进”“好”方向发展上升曲线
- [ 乡村振兴 ]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? 国家启动提升工程提供新模式、新平台
- [ 乡村振兴 ]4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保持上涨态势 线上消费增长势头良好
- [ 乡村振兴 ]民生一件事 | 多地迎身份证换证高峰 便捷措施方便百姓随到随办→
- [ 乡村振兴 ]七方面118项任务 《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》印发
- [ 乡村振兴 ]人社部、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
- [ 乡村振兴 ]提前进入生产旺季,增订单!多举措发力外贸企业抵御外部因素扰动底气更足
- [ 乡村振兴 ]105点,回升0.23%!市场需求企稳扩张 公路运输市场延续活跃势头
相关推荐:
- [ 乡村振兴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乡村振兴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乡村振兴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乡村振兴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乡村振兴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乡村振兴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乡村振兴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乡村振兴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乡村振兴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乡村振兴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