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杯清茶里的深情嘱托
走进福建宁德坦洋村,“喝过坦洋工夫茶,人走情常在”几个红色大字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,十分醒目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30年前说的一句话。
1990年5月,习近平即将离开宁德赴福州工作,专门来到他的农村党建联系点坦洋村交接工作。
“原想安排一段时间到村里住一阵,走走家,串串户。没料到这次走得这么匆忙,心里很遗憾。”习近平向当地干部群众袒露心扉:“喝过坦洋工夫茶,人走情常在。”在场的人都动容了。
主政宁德期间,习近平曾先后四次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古老茶村调研。
第一次来,是1988年秋天。彼时,坦洋村守着500多亩茶场,农民人均年收入却不足500元。
当年刘智勇刚刚担任村支书。他记得,座谈会上自己准备了汇报材料刚要念,就被习近平微笑打断:“不用念材料,我问你答就好。”
“问得非常细,现在种了多少亩茶?是什么品种?有什么困难……”刘智勇坦言,“当时心里挺紧张,生怕答不上来”。
座谈会结束后,习近平沿着山路,爬上村后一座茶山。
在对坦洋村的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后,习近平提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的建议。“他和党员干部说,要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,发挥示范作用,带头打破‘祖宗山’,把荒山开垦利用起来种植茶树。”刘智勇回忆。
但在村民们眼里,“祖宗山”是动不得的。习近平开发“祖宗山”的提议让村里的党员干部感到震撼。
原来想都不敢想,几经思量后,村党支部还是下定决心,带领党员扛起锄头上山开荒,几个月就开出700多亩新茶场。村民尝到甜头,纷纷跟上。沉闷的山村,一下子活跃起来。
后来,习近平又多次来到坦洋村。
在习近平的指导下,村集体企业——福建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公司成立,实行“产购销”一条龙服务。到1989年,公司年产值数百万元,村民收入极大提高,村里还出现了“万元户”。
习近平还鼓励大家不断放大坦洋工夫茶的品牌效应,壮大茶叶经济。1990年,十多位村民走出村子,来到北京、上海等地开设茶庄,向全国推介坦洋工夫茶。
…………
荒山成了茶园,茶叶富了茶农。
“我们一刻也没忘记当年习书记的嘱托……”三十年时间过去了,坦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19年,农民人均年收入20496元。
“当年习书记讲,一定要珍视、保护、发展、应用好这个品牌,让坦洋工夫茶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”这份嘱托牢牢印在坦洋村全村人的心里。当下,他们又开始探索一条以茶兴旅、以旅促茶的“茶旅融合”发展新路子。
(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)
相关文章:
- [ 国内 ]3.45亿吨,市场活跃、价格回升向好!我国秋粮收购交出“丰收答卷”
- [ 国内 ]以光影为媒 “文化惠民+电影文旅”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
- [ 国内 ]民生一件事 | 做好办证“小”服务 提升群众“暖”心度
- [ 国内 ]教育部发布相关指南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
- [ 国内 ]“情绪消费”热兴起 “消费快乐”与“快乐消费”促进市场多元发展
- [ 国内 ]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
- [ 国内 ]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六批涉公共政策、突发案事件、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
- [ 国内 ]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
- [ 国内 ]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
- [ 国内 ]户外运动产业迎规模化发展 消费扩容激活新经济增长点
相关推荐:
- [ 国内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国内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国内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国内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国内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国内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国内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国内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国内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国内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