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投资、外贸、消费、运输等多领域重磅数据 “数”读经济加力发展强劲动力
央视网消息:交通运输部6月12日发布数据,2024年,中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.8万亿元,继续保持高位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,建成率约90%。2024年,高铁投产新线2457公里,高速公路里程增加7032公里。
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跨境电商超2000亿元
记者6月12日从拱北海关获悉,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开通以来,经大桥口岸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累计已经突破2000亿元。
在港珠澳大桥口岸跨境电商出口查验平台,每个包裹平均6秒内就可完成海关查验。这些包裹通过港珠澳大桥直抵港澳机场,再运达全球消费者手中。目前,经港珠澳大桥运输出口的电商包裹目的地已涵盖13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截至目前亚投行批准融资额超600亿美元
记者6月11日从亚投行媒体吹风会上了解到,截至目前,由我国倡议发起、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,也就是亚投行,已批准318个项目,批准融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,带动资本超过2000亿美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,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。亚投行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,至今已走过近10年发展历程。
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 800多款非洲特色产品齐亮相
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前5个月,我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.1亿元,同比增长12.4%,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6月12日起到6月15日,第四届中国—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。作为我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,本届博览会有哪些亮点?
本届博览会的主题为“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”。截至目前,已有53个非洲国家、11个国际组织,4700多家中非企业、商协会以及金融机构等超3万人报名参会参展。
本届博览会的主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0万平米,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。从肯尼亚的咖啡、尼日利亚的坚果再到马里的手串、纳米比亚的辣椒酱,800多种非洲产品都在这里集中亮相。
据了解,本届博览会,26个非洲国家和23个国内省(区、市)设立形象展位。刚果(布)、肯尼亚、纳米比亚、南非、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担任主宾国。首次设立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、非洲好物展、中非文旅展、中非中医药合作展等特色展区。
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共保体成立
6月12日,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共保体正式成立。共保体由国内多家保险公司组成,通过直接保险与再保险联通模式,提升内贸险承保能力。首期提供保险保障100亿元,支持企业拓展内需市场,服务国家促进消费战略。
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国
国家移民局发布公告,自6月12日起,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,至此该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。政策规定,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员可免签入境停留不超过10天,其间,可从事旅游、商务、探亲等活动。
第11万列中欧班列出境开赴欧洲
6月12日,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,踏上前往莫斯科的国际之旅。目前,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6个国家的229个城市。
相关文章:
- [ 国内 ]国家文物局:进一步加强考古遗址公园管理
- [ 国内 ]透过数据看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健康有“医”靠
- [ 国内 ]50万件、全球第一 “硬核”数据勾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“发展轨迹”
- [ 国内 ]离境退税规模逐年增长 “购在中国”更有吸引力
- [ 国内 ]8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核心CPI继续回升
- [ 国内 ]数据折射亮点 “十四五”以来我国自然资源“家底”更加厚实
- [ 国内 ]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
- [ 国内 ]工信部:我国建成全球最大、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
- [ 国内 ]工信部: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
- [ 国内 ]两部门联合发布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级派出机构档案工作管理办法》
相关推荐:
- [ 国内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国内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国内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国内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国内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国内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国内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国内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国内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国内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