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评:“天问一号”启程,揭开中国行星探索序幕
7月23日,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转移轨道,成功开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,同时也揭开了中国行星探索的序幕。
从致力于建设几百公里外的空间站,到持续深入探测30万公里远处的月球,再到不辞数亿公里的星际长途跋涉与火星邂逅,源于太空深处的无穷吸引力,更透露着我国为实现深空探索目标所作的执着努力——“天问一号”成功踏上奔火之旅,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,这也是中国人迈向更远深空的关键一步。
飞出地球、走向深空的壮举,由好奇心驱使,也受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牵引。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,到人类足迹首次踏上月球、月球车首次抵达月球背面,再到掀起新一轮以火星为代表的行星探索高潮,人类太空活动的印记几乎已覆盖太阳、行星及其卫星、小行星等各种类型天体。这些探索活动有力促进了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突破,激发着人们寻求未知的热情,也让人类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地球、审视自身,以命运共同体的姿态去寻求更加睿智、更具可持续的发展方式。
以行星为对象的深空探测之所以获得青睐,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球本身也是行星,具有“天然”的相似性。对行星的探测和研究,既能够拓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,也有助于解开地球自身的秘密,并对地外生命的寻找产生重要影响。以火星探测为例,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,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。通过探测火星可获得丰富的第一手科学数据,对研究太阳系起源及演化、生命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。火星一直以来也是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——从火星起步,然后向更遥远的行星及行星际发展。正因如此,火星作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站,更肩负着非凡的意义。
太空活动以富有挑战性著称,行星探索尤具高风险、高难度。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火星探测行动,迄今为止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。每26个月一次的前往火星的机会,动辄以亿公里计的旅程,超远距离的通信延时,与地球截然不同的复杂陌生环境,以及种种未知的危险,都需要通过一系列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去破解难题。一方面,必须经历飞出地球、驻留太空和探测月球等一系列承前启后的技术积累,才能更好地打下火星乃至深空探测技术的基石;另一方面,也需要创新思路、采用新技术,去加速实现航天技术、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和突破。这次“天问一号”任务,正是要通过一次发射,实现火星环绕、着陆和巡视探测,实现火星探测的最大价值。
人类太空探索的脚步快得惊人。短短几十年间,就实现了从走出地球摇篮,到能够在地球轨道上长久驻留和漫步月球,并有望在不久的未来踏上火星。“天问一号”的发射成功,还只是抵达火星的第一步,之后还需要长达约7个月的飞行到达火星,更要经历惊心动魄的抵近和着陆火星动作,风险依然巨大。
由于火星的亮度变幻无常,让人迷惑,加上当时科学手段还十分有限,古人只能将这颗遥远的红色星球取名为“荧惑”。如今用“天问”去解开“荧惑”,揭开一个个科学谜团,无疑承载着人们的宏伟梦想和创新伟力。而映照着梦想的光芒,人类探索的脚步将一直向更深更远的太空迈进。
上一篇:山西鼎耀恒瑞集团有限公司 |
相关文章:
- [ 国内 ]3.45亿吨,市场活跃、价格回升向好!我国秋粮收购交出“丰收答卷”
- [ 国内 ]以光影为媒 “文化惠民+电影文旅”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
- [ 国内 ]民生一件事 | 做好办证“小”服务 提升群众“暖”心度
- [ 国内 ]教育部发布相关指南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
- [ 国内 ]“情绪消费”热兴起 “消费快乐”与“快乐消费”促进市场多元发展
- [ 国内 ]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
- [ 国内 ]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六批涉公共政策、突发案事件、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
- [ 国内 ]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
- [ 国内 ]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
- [ 国内 ]户外运动产业迎规模化发展 消费扩容激活新经济增长点
相关推荐:
- [ 国内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国内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国内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国内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国内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国内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国内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国内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国内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国内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