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山7.8级大地震已44年!为何还有5.1级余震?
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,7月12日06时38分,河北唐山市古冶区(北纬39.78度、东经118.44度)发生5.1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,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。
据悉,这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.1级地震之后,河北省内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,也是华北地区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。
震后很多人都想起了1976年的那场7.8级唐山大地震,而根据唐山市应急管理局的说法,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。
那么,为何一场发生了44年之久的地震,直到今天还有余震?
中国地震局一名地震专家也确认了唐山市应急管理局的说法。他表示,根据余震判断依据,古冶区位于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带上,且震级小于当年主震震级,因此这次5.1级地震属于“1976年唐山大地震较强的远期余震”。
对于余震的判断,这位专家解释说,主要看震中地区是不是发生在原来地震的地震带上,而且震级小于主震震级,而不是看间隔时间长短,从几分钟到上百年都有可能。
一般来讲,四五十年甚至六七十年后发生在原地震带上的地震,都被认为是“远期余震”,有些大地震的远期余震可能延续超过一百年。
大型地震发生以后,会造成一个相当长的破裂带,其应力和应变的调整会持续很长时间,在调整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小的破裂,引发余震。
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、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、1976年唐山大地震、2008年汶川大地震,都有很多余震发生,只是大部分远期余震的震级都比较小,一般是二三级甚至更小,多数人察觉不到,但是也会发生大一些远期余震,达到四五级以上,比如这一次。
至于唐山地震带今后是否还会发生余震,答案是肯定的,只是远期余震会越来越少、越来越小,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再次出现较大余震的可能性。
另外,7月13日9时28分,新疆伊犁州霍城县(北纬44.42度、东经80.82度)发生5.0级地震,震源深度15千米。
今年以来,新疆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40次,其中3.0-3.9级107次、4.0-4.9级23次、5.0-5.9级8次、6.0-6.9级2次、7.0级以上0次,最大地震分别是1月19日在新疆伽师发生的6.4级地震、6月26日在新疆于田发生的6.4级地震。
相关文章:
- [ 国内 ]“情绪消费”热兴起 “消费快乐”与“快乐消费”促进市场多元发展
- [ 国内 ]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
- [ 国内 ]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六批涉公共政策、突发案事件、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
- [ 国内 ]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
- [ 国内 ]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
- [ 国内 ]户外运动产业迎规模化发展 消费扩容激活新经济增长点
- [ 国内 ]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首周效应显现 楼市活力加速释放
- [ 国内 ]“真金白银”纾困、“政策+市场”防控……外贸企业手握“定心丸”放开手脚拓市场
- [ 国内 ]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意见
- [ 国内 ]公积金贷款利率↓、政策支持力度↑ “升”“降”间进一步激发楼市活力
相关推荐:
- [ 国内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国内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国内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国内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国内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国内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国内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国内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国内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国内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