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断“穷根” 笑迎小康
【伟大壮举·扶贫印记】
斩断“穷根” 笑迎小康
——西藏自治区加查县共康村的脱贫之路
光明日报记者 张 蕾 尕玛多吉
不同于西藏传统村落名字音译的习惯,共康村这个名字来源于“感谢共产党,同步奔小康”。从西藏山南市区往东行驶近3个小时,便来到平均海拔3269米的加查县冷达乡共康村。
共康村互助组村民为过冬的牲畜准备饲料。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
共康村是为易地扶贫搬迁而建的新村,由加查县、曲松县、隆子县、措美县的369户1296名贫困群众组成,2018年7月全部搬迁入住。目前,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占地面积708亩,项目总投资约2.1亿元。
共康村的村民新居。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
共康村电商服务站售卖的当地特产山楂干。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
走进共康村,屋舍俨然有序,院落洁净美观,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宽敞的道路两旁。村民索朗次仁告诉记者,共康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,小孩在本村就能上幼儿园,村民生病了有卫生院,村里还有超市、茶馆、餐馆。“以前买东西要去县里,现在平时的生活用品不出村就能买到,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。”
挪了“穷窝”,还要斩断“穷根”。按照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目标,当地党委、政府通过“群众互助+集体经济”的新路径,高质量推进共康村后续发展。在县、乡、村的扶持下,共康村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,公司下设5个互助组,分别为生态养殖互助组、经果林种植与销售互助组、农畜产品加工与销售互助组、劳务输出互助组、农机推广互助组,把全村574个劳动力全部安排到各个互助组中,实现了人人有平台、有事做、有收入。
共康村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村民输液治疗。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
共康村街巷一景。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
据共康村第一书记边巴次仁介绍,2017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;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016元,贫困发生率降为零;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5647.57元增加至11039元,并被评为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。
如今,共康村村民全部参加了医保,村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农牧民子女在校补助的“三包”政策,全村在校大学生全面享受自治区大学生资助政策,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%。短短几年时间,依托党的好政策,共康村村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。
共康村全景。加查县共康村驻村工作队供图
别了,贫穷!华丽蜕变的共康村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。
相关文章:
- [ 国际 ]3.45亿吨,市场活跃、价格回升向好!我国秋粮收购交出“丰收答卷”
- [ 国际 ]以光影为媒 “文化惠民+电影文旅”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
- [ 国际 ]民生一件事 | 做好办证“小”服务 提升群众“暖”心度
- [ 国际 ]教育部发布相关指南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
- [ 国际 ]“情绪消费”热兴起 “消费快乐”与“快乐消费”促进市场多元发展
- [ 国际 ]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
- [ 国际 ]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六批涉公共政策、突发案事件、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
- [ 国际 ]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
- [ 国际 ]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
- [ 国际 ]户外运动产业迎规模化发展 消费扩容激活新经济增长点
相关推荐:
- [ 国际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国际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国际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国际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国际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国际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国际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国际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国际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国际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