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观展,需用心引导
通过恰当引导、用心设计,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也可以与沉静内敛的博物馆展品有恰当互动
前不久,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耗时500小时制作的艺术品玻璃城堡被两位小观众在追逐中撞到,严重受损。消息一出,不少人痛心惋惜。无独有偶,2013年,也是在上海玻璃博物馆,展品“天使的等待”被两个孩子损坏后改名为“折”,并配以损坏时的监控视频继续展出,提醒人们文明看展。
近年来,孩子参观时意外毁坏展品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博物馆是连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桥梁,更是青少年学习知识、陶冶情操的“第二课堂”。让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博物馆中沉下心、静下来、慢下来,并非易事,困扰着不少馆方和家长。
加强告诫固然重要,但如何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们收起调皮,自觉做到文明参观,更值得探索。与其事后批评,不如事前引导。参观前,家长不妨与孩子共同制订计划,了解展览背景,进馆再看实物,自然少了几分陌生,多了几分趣味,也多了几分对展品的敬意。
对博物馆而言,确保展品安全和观众观展体验并非不可兼得。触摸是人类的天性,是人们感知事物的重要方式。一些博物馆已开始尝试多种方式,寻求保护与体验的平衡。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内设有“考古现场”,让游客体验考古过程;南京博物院曾在特展中制作一些复制品,供观众触摸体验;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,一枚国宝级金印的复制品能让人感受盖印的乐趣;卢浮宫的触摸画廊、大英博物馆的动手柜台等也回应着人们亲密接触展品的渴望。
此次事件发生后,上海玻璃博物馆决定推出公共教育活动“礼仪工作坊2.0版”,并发文表示“孩子绝不是潜藏的破坏者,通过引导,他们也可以是博物馆的守护者。”我们相信,通过恰当引导、用心设计,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也可以与沉静内敛的博物馆展品有恰当互动,来一趟博物馆,带走的是对艺术的热爱,留下的则是完好无损的藏品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7月28日 12 版)
上一篇:美术中祖国“花朵”的幸福生活 |
相关文章:
- [ 资讯 ]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意见
- [ 资讯 ]公积金贷款利率↓、政策支持力度↑ “升”“降”间进一步激发楼市活力
- [ 资讯 ]多维数据勾勒中国经济朝着“稳”“进”“好”方向发展上升曲线
- [ 资讯 ]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? 国家启动提升工程提供新模式、新平台
- [ 资讯 ]4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保持上涨态势 线上消费增长势头良好
- [ 资讯 ]民生一件事 | 多地迎身份证换证高峰 便捷措施方便百姓随到随办→
- [ 资讯 ]七方面118项任务 《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》印发
- [ 资讯 ]人社部、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
- [ 资讯 ]提前进入生产旺季,增订单!多举措发力外贸企业抵御外部因素扰动底气更足
- [ 资讯 ]105点,回升0.23%!市场需求企稳扩张 公路运输市场延续活跃势头
相关推荐:
- [ 资讯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资讯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资讯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资讯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资讯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资讯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资讯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资讯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资讯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资讯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