遏制不文明行为需要“随手拍”
日常生活中,您是不是遇到过很多不文明行为,比如,遛狗不拴绳,乘公交抢座,文物上乱刻乱画……从6月1日起,《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正式施行,北京将重点治理公共卫生、公共场所秩序、社区生活等6个领域的29种不文明行为,而且任何人有权拍照录像协助执法。
过去我们熟悉的“随手拍”,更多是针对交通违章行为。相比之下,“随手拍”不文明行为比较少见,且多发生在运动式整治期间,并未常态化、制度化。而即将施行的“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”,明确规定“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、制止,并可以向政务服务热线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投诉、举报;对不文明行为采用拍照、录音、录像等形式所做的合法记录,可以提交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执法的参考”。新条例将“随手拍”不文明行为列入其中,对于充分调动公众监督,共同遏制不文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直以来,随地吐痰、乱扔烟头、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,屡见不鲜,除了因为有关部门人手精力有限,不可能做到“人盯人”的全方位、立体式监管外,还因为社会监督太软,虽然不文明者有错在先,但旁人监督起来难免有些底气不足,很容易被误会成多管闲事,甚至引发冲突。
有人对采用“随手拍”的形式监督他人不文明行为主要有两方面顾虑:一是担心侵犯他人的肖像权,二是认为市民拍摄的照片视频不能作为执法部门处罚依据。对于前者,因为“随手拍”不文明行为不是为了个人营利,而是为了维护文明秩序,协助有关部门取证执法,按照《民法通则》的规定,这并不侵犯他人肖像权。而对于后者,根据《行政处罚法》,除了执法部门主动调查外,接收市民拍照录像,也属于收集证据的一种形式。此次条例讲得很清楚,“随手拍”不会直接作为处罚依据,而是作为执法的参考。也就是说,有关部门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后,一定会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,作出公平公正的处理。
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。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,有助于发挥立法引领作用,更好地教育、引导和规范文明行为。徒法不足以自行,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。新条例鼓励公众“随手拍”不文明行为,能够激发公众参与和监督热情,让文明习惯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
上一篇:文明旅游应形成氛围 |
相关文章:
- [ 文明旅游 ]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意见
- [ 文明旅游 ]公积金贷款利率↓、政策支持力度↑ “升”“降”间进一步激发楼市活力
- [ 文明旅游 ]多维数据勾勒中国经济朝着“稳”“进”“好”方向发展上升曲线
- [ 文明旅游 ]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? 国家启动提升工程提供新模式、新平台
- [ 文明旅游 ]4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保持上涨态势 线上消费增长势头良好
- [ 文明旅游 ]民生一件事 | 多地迎身份证换证高峰 便捷措施方便百姓随到随办→
- [ 文明旅游 ]七方面118项任务 《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》印发
- [ 文明旅游 ]人社部、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
- [ 文明旅游 ]提前进入生产旺季,增订单!多举措发力外贸企业抵御外部因素扰动底气更足
- [ 文明旅游 ]105点,回升0.23%!市场需求企稳扩张 公路运输市场延续活跃势头
相关推荐:
- [ 文明旅游 ]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
- [ 文明旅游 ]众智三晋 聚势前行 山西省室内装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暨家居行业双优品牌榜单活动圆满召开
- [ 文明旅游 ]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?习近平强调“五个牢牢把握”
- [ 文明旅游 ]晋源区政协举行委员工作室揭牌仪式
- [ 文明旅游 ]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
- [ 文明旅游 ]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 齐心协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
- [ 文明旅游 ]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[ 文明旅游 ]省委召开第11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
- [ 文明旅游 ]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·非凡十年丨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——新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述评
- [ 文明旅游 ]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